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強調,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輕輕松松、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,必須勇于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,準備付出更為艱巨、更為艱苦的努力。
近年來通過全面從嚴治黨、從嚴治吏,勇于擔當、主動作為成為干部主流。然而,少數干部“不想為”“不敢為”“不愿為”的問題還沒有根除,有的遇到艱難險重任務和矛盾問題挫折,選擇猶豫觀望、畏縮躲閃、推諉逃避,更有甚者直接“躺平”。要大力發揚自我革命精神,向“躺平”開刀亮劍,持續激勵干部擔當作為。干事擔事,是干部的職責所在,也是價值所在。“躺平”者放棄干事創業,消磨斗志、渙散士氣,滋生不正之風,貽誤事業發展,歸根到底是思想根子上出現了問題,理想信念松動,宗旨意識淡化。根治“躺平”,必須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,解決好為誰創造業績、創造什么樣的業績、怎樣創造業績的問題,錘煉堅強黨性、摒棄私心雜念、努力造福人民。

用一賢人,則群賢畢至。選什么人、用什么人是一種“風向標”。正確的用人導向,是對干部最直接、最有效的激勵。要鮮明樹立重實干、重實績、重擔當的考核導向和用人導向,以實績論英雄、憑實績用干部,樹牢“使用是最好的培養”的理念,讓吃苦者吃香、優秀者優先,能干者能上、有為者有位。要推進干部能上能下,扎緊制度“籠子”,對“一躺到底”的干部依規依紀作出處理、嚴肅追責問責,堅決使那些遇到困難“踢皮球”、碰到難題“打太極”的“躺平式”干部躺不住、沒市場。要堅決對“躺平者”說不,更要堅定為擔當者叫好。要落實好激勵保護和容錯糾錯機制,做到嚴管有尺度、厚愛有溫度,切實為擔當者擔當、為負責者負責、為干事者撐腰,真正讓辛苦的干部不心苦,讓流汗的干部不流淚,促使他們敢干事、愿干事、真干事、干成事。

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。從牛玉儒“工作一分鐘、創業六十秒”的忘我付出,到鄒碧華探索法官員額制改革“該擔當時必須擔當”的堅定執著,一批批優秀黨員干部勇于擔苦、擔難、擔重、擔險,生動詮釋了什么是對黨忠誠。歷史的契機、時代的重任,迫切需要干部隊伍沖鋒陷陣、能征善戰。躺平不可取,躺贏不可能,征途漫漫,唯有奮斗。要以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精神境界和“功成必定有我”的歷史擔當,拿出“功崇惟志,業廣惟勤”的毅力和“十年磨一劍,一朝試鋒芒”的恒心,把火熱的實踐作為最好的課堂,珍惜寶貴機遇、把握難得機會,在歷練中經風雨、見世面、壯筋骨、長才干,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留下無悔的奮斗足跡。
(作者單位:青海省委組織部)